從專事偵察到察打一體,從個體發威到群體攻擊,從由人遙控到自主飛行,從唯命是從到自主決策……自無人機進入軍事領域那天起,其家族如同傳說中的“息壤”,迎風就長。
以色列“蒼鷺”無人機
如今,軍用無人機躋身的領域越來越多,地位作用越來越重要。單是從偵察平臺角度看,現在既有可翱翔九天鳥瞰大地的中高空長航時無人機,也有可盤旋空中、實時傳送相關信息的“戰車伴侶”,還有可揮之即起、充當戰士高處耳目、提供戰場環境信息的“單兵掌中寶”。在其他方面,軍用無人機的舞臺也日益廣闊。有軍迷甚至驚呼:“似乎哪兒都有它?!?/p>
這種趨勢方興未艾。從一定程度上講,軍用無人機正在成為武器裝備界不可多得的“百變神君”,并呈現出一些新的發展趨勢與特點。
實現“跨界”發展。前不久,已有個別外國公司對軍用大型固定翼無人機反潛進行了測試。這標志著無人機的用武之地又有新拓展,開始從對陸地目標察打一體向充當反潛裝備演進。在此之前,也有國家提出設想,試圖研發潛射無人機,來提升處于水下航行狀態的潛艇對敵方潛艇的偵察感知能力。從嚴格意義上講,這種“變身”并非“跨界”,就像一些子彈與藥品或針劑結合可用來在戰場上為傷員療傷、一些炮彈加裝攝像機或傳感器后可用于偵察戰場毀傷效果一樣,軍用無人機“將手伸向海中的潛艇”,也是基于其潛力的進一步挖掘與釋放。
與其他平臺進行更深層次的聯手。無人機用作察打一體平臺的技術已經相對成熟。當前,無人機的發展正呈現出與其他平臺進一步融合的趨勢。比如,它與有人機的有效融合,包括為有人機充當“忠誠僚機”等,已成為各國競相追求、奮力實現的目標。隨著一些新作戰概念的提出,軍用無人機還有可能在戰時與一些商船發生關系,以集裝箱式的裝具充當儲運、發射平臺,以便達成從商船上突然發射、大幅增強火力的目的。借助人工智能等技術,力求早日實現無人機群自主組網、決策與發動攻擊,也已被一些國家列為重要發展目標。
變為更加重要的彈藥投射平臺。對察打一體無人機來說,投射彈藥、發起攻擊是基本能力。出于各方面考慮,一些國家正打破對軍用無人機使用的傳統定位,試圖讓無人機擁有發射空空導彈等更大威力彈藥的能力。如果這一意圖得以實現,無人機將在事實上成為空空導彈的發射平臺。
前不久,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(DARPA)已將“遠射”(Longshot)項目第一階段合同授予一些公司。該項目的核心就是打造可搭載和發射空空導彈的無人機平臺。作戰時,該平臺可由有人飛機遠距離運送,在對手防區外投射,再由無人機平臺馱載空空導彈飛行至預定地域,發射導彈展開攻擊。如此,既可降低有人飛機的風險,也可利用無人機平臺實現在離目標更近的地方發射,并可保證導彈在終端飛行時能量充沛,壓縮對手反應時間。